臺海網(微博)11月20日訊據中評社報道,臺灣新竹清華大學天文研究所張祥光教授研究團隊,與巴黎天文臺共同合作,利用“掩星方法”發現13個次公里級的海王星外天體(Trans-Neptunian Objects, TNOs)。這是天文學研究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現如此大量的小型海王星外天體,也是全世界第二個發現這種小天體的研究團隊,發現數量較之前多了6倍。
  張祥光為臺灣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該研究成果將於11月19日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MNRAS)。此期刊為國際間主要的天文學術期刊之一,由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所出版。
  探討太陽與其行星系統的起源及演化一直是天文研究中的熱門重要問題,透過長期的地面觀測與太空探索,目前對於太陽系內的行星已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但對於分佈在太陽系外圍的冰冷小天體卻受限於目前的科技無法對它們進行直接觀測而所知甚少。
  在太陽系外圍的這些陰暗天體,有些是從太陽系形成的早期就很穩定的在目前的軌道運行、有些卻可能是從太陽系內圍被行星的引力拋到外圍,有些甚至有可能是從其他的天體捕捉而來。這些冰冷小天體記錄了太陽系的演化過程,就像一本太陽系的史書,等著人類去閱讀與解密。
  張祥光表示,跨國研究團隊藉由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CNES)與歐洲太空總署(ESA)所主導的“對流旋轉與行星凌星任務”(Convection ROtation and planetary Transits, COROT)太空望遠鏡,利用它的長時間星震觀測資料進行分析,找到這些在太陽系比較外圍的小天體,而這些外圍的小天體對於認識太陽系的演化有很大幫助。
  (原標題:臺灣清華張祥光團隊 發現13個海王星外天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b00bbwr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